掩耳盗铃的故事完整版【好句摘抄39句】
掩耳盗铃的故事完整版
1、话说一个小偷去一个有钱人家偷东西,发现院子里有一口大钟,钟的造型案都很精美,小偷就想把他背回自己家里,可是钟很大,他就想把它敲碎,于是,小偷就找来一把锤子,拼命砸钟,结果咣的一声响,把他吓了一跳。
2、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,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,想把它偷走。他知道铃铛只要用手一碰,就会丁零地响起来。
3、故事寓意
4、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,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、不研究,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,这是自欺欺人,终究会自食苦果的。
5、掩耳盗铃
6、掩耳盗铃出处: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7、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,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。
8、很久很久以前,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偷,这个小偷很笨。一天,他想要偷别人的铃铛。可是,铃铛是挂在大门上的,而且只要一碰就会铛铛铛地响。怎么办呢?于是他想:我把自己的耳朵捂住,不就听不见铃铛的声音了吗?这真是个好办法呀!
9、他越听越害怕,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,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。"咦,钟声变小了,听不见了!"小偷高兴起来,"妙极了!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!"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,把耳朵塞住,心想,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。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,一下一下,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。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。
10、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,拼命朝钟砸去,咣的一声巨响,把他吓了一大跳。小偷着慌,心想这下糟了,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?他心里一急,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,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,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!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。
11、掩耳盗铃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欺骗别人,也不要欺骗自己。
12、二、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,为一中国成语,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,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。出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里的一则寓言故事,原文为盗钟,后来钟演变成为铃,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。
13、于是小偷这下慌了,心里一着急,就扑倒钟上去了,可是钟声怎么可能捂住呢
14、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,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,它都是要响的。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,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。有的人对自己不利,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,采取不承认的态度,以为如此,它就不存在了,这和“掩耳盗钟”一样,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——唯我论的表现。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、不研究,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,最终便会自食苦果。
15、古时候有一个贼,去别人的响铃,但是这个贼不知道什么原因,竟然自己堵住耳朵去偷人家的响铃,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动作,由此,这个故事流传下来,成为一句成语,叫做掩耳盗铃。
16、古时候,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,又怕门铃响起来。他想出一个办法来。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,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。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。他惊奇地问主人:“你怎么听到了铃声?”主人说:“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,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!”
17、是一则寓言故事
18、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,不要自欺欺人。
19、掩耳盗铃是一则寓言故事,出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。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偷了一口钟,想要背着它逃跑,但是,这口钟太大了,背不动;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,刚一砸钟的响声很大。
20、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.,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,它都是要响的。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,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。有的人对自己不利,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,采取不承认的态度,以为如此,它就不存在了,这和"掩耳盗钟"一样,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--唯我论的表现。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、不研究,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,最终便会自食苦果。
21、《杞人忧天》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,出自《列子·天瑞篇》。这则寓意通过杞人担忧天地崩坠的故事,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,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,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。全文寓意深刻,形象鲜明,言简意赅,逻辑严谨,文气贯通,一气呵成。
22、于是,晚上,他来到别人的大门前,把铃铛拿下来,铃铛开始铛铛铛地响,他怕别人听见,马上把自己的耳朵捂住,以为自己听不见,别人也听不见了。可是他捂的是自己的耳朵,只有自己听不见,大家都听见了铛铛铛的声音,跑出来,把这个笨小偷抓住了。
23、故事寓意:
24、于是他就捂住自己耳朵,发现声音小了,于是他就暗自窃喜。他找来布团把耳朵捂住偷钟去了,结果人们闻声赶来把他捉住了
25、小明学会了诚实和道歉的重要性,以后再也不敢偷东西了。这件小事让小明明白了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和改正,从而变得更加懂事懂事。
26、盗铃掩耳指捂着自己的耳朵偷铃,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自作聪明地设法掩盖;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以作定语、谓语、宾语、状语
27、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,拼命朝钟砸去,咣的一声巨响,把他吓了一大跳。小偷着慌,心想这下糟了,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?他心里一急,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,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,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!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。
28、他越听越害怕,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,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。“咦,钟声变小了,听不见了!”小偷高兴起来,“妙极了!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!”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,把耳朵塞住,心想,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。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,一下一下,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。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。
29、"掩耳盗铃"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《韩非子·显学》。故事中,有一个人偷了一口钟,但他害怕别人听到钟声,于是他用手掩住自己的耳朵。然而,他并没有意识到,别人并不是通过听到钟声来发现他偷了钟,而是通过看到他手上的铃来揭露他的罪行。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,只会欺骗自己而无法逃避现实的惩罚。因此,"掩耳盗铃"成为了形容自欺欺人、逃避现实的行为的成语。
30、战国时候,晋国有一个姓范的,他们家比较富裕,一年到头不用去种粮食,但是却有饭吃。他们家的大门上挂着一只非常漂亮的门铃,有个村里的无赖见到后,就想把它搞到手。可是不管是谁只要用手一触门铃,它就会发出”丁丁当当“的声音,所以要偷它是很不方便的。这个想偷门铃的人也很懂得这点,站在门外踱来踱去,一直想不到一个好办法能在偷铃的时候不让它响。
掩耳盗铃的故事完整版
31、杞人忧天,掩耳盗铃都出自《中国古代寓言故事》
32、掩耳盗铃:原为盗钟掩耳,为一中国成语,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,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。出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里的一则寓言故事,原文为盗钟,后来钟演变成为铃,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。近义词:自欺欺人、弄巧成拙。
33、忽然,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了:铃响所以会惹出祸来,只因为耳朵听得见,假如把耳朵掩起来,事情不就好办了么想到就做,他先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,就放大胆子去偷那门铃。可是他刚一动手,门内就有人跑出来大喊捉贼,因为门内的人并没有掩耳朵,还是听得见铃声的。以为只要自己的感觉不存在,世界上的一切也都不存在的人是自欺欺人的蠢人。
34、小明是一个调皮的幼儿园小朋友,一天他偷偷地拿走了老师的铃铛玩耍。当老师发现铃铛不见了的时候,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敢说实话。但是老师很快就发现了小明藏在背后的铃铛,让他把铃铛还给她并且道歉。
35、一、原文 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;以锥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恶人闻之,可也;恶己自闻之,悖矣! ——选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
36、一则寓言故事
37、讲述了一个想偷铃铛的人,自欺欺人的故事
38、春秋时候,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。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,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。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,造型和案都很精美。小偷心里高兴极了,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。可是钟又大又重,怎么也挪不动。他想来想去,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把钟敲碎,然后再分别搬回家。
39、掩耳盗铃[yǎněrdàolíng]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用愚蠢的办法去掩盖无法掩盖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