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比皆是优选汇总43句
比比皆是
1、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.卷六.丧师衰经》:世道不古久矣,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,比比皆是。
2、清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上自朝廷,下至草野,比比皆是。
3、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4、成语解释比比:一个挨一个;引申为处处;到处;皆:全部。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;很多。
5、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
6、这两个词语虽然都可以形容数量很多,表示“到处都是”的意思,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。
7、【解释】:比比:一个挨一个。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。
8、当物体比比皆是,说明这些物体并非稀缺之物了。
9、近义词有:车载斗量,俯拾皆是
10、试理解回答:“比比皆是”的意思就是:到处都是的、四处都是这个样子的。“比比”的意思是:接连不断的、前后挨着的,在这里可以理解为:处处、到处。“皆”的意思是:都。
11、[bǐbǐjiēshì]
12、答:关于举不胜举和比比皆是的区别?这个问题,我认为是这样理解的。
13、比比:到处,处处。形容到处都是同类事物或现象。
14、这个人的语文能力太差,写起文章来,不但词句有欠顺畅,而且错别字比比皆是。
15、成语出处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:“自后世恶直好佞,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。”
16、语境对象不同:前者只用于物,并且只指地上容易得到的小东西,如石头、贝壳等;而后者则既可用于物(指大的事物,如建筑物等),还可用于人。
17、成语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;用于人与物
18、感彩中性成语
19、意思是某一类事物非常多。已经达到了充裕的状态。这样的人比比皆是,这样的物体比比皆是。说明的都是这一类的人,到处都有,不管是学校里边社会之上,还是历史上面,都有很多类似的例子。
20、宋·包拯《请救济江淮饥民疏》:“年亢旱,民食艰阻,流亡者比比皆是。”
21、比比皆是,汉语成语,拼音是bǐbǐjiēshì,释义: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。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。
22、表意侧重点不同:前者侧重表示很容易得到之意,而后者只形容数量很多。
23、一是关于举不胜举这个词语,指的是关于某个情况或者种类,有各种各样的说法,通过举例子来的话,是举不尽的。
24、语法功用不同:前者可带名词性的宾语,如“这里俯拾皆是铁矿石”,而后者不能带宾语。
25、bǐbǐjiēshì
26、比比皆是是一个中性词,在一般场合都可以用。没有任何偏向,因话题而异。
27、二是关于比比皆是这个词语,指的是到处都是。指的是某些事情或者情况到处都是。
28、用错例句:
29、都是形容词,但性质不一样,它们的区别在于:比比皆是的意思是一个挨着一个,到处都是,形容很常见。相近的词如,举目皆是,抬眼望去,到处都是。举不胜举是指不能一一列举出来,无法计算数目,形容数量很多很多。举,即举例子,胜,不可胜数,不可超过。
30、“比比皆是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:一个挨一个。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。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。“比比皆是”同义词是“触目皆是”,都形容很多。
比比皆是
31、比比皆是:比比:指一个挨个,引申为到处。皆:指全,都。意思是指到处都是。形容很多。
32、比比皆是
33、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,各种各样的名贵珍宝俯拾皆是。(这两个例子里只能用“比比皆是”)
34、【出自】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犯白刃,蹈煨炭,断死于前者,比是也。”宋·包拯《请救济江淮饥民疏》:“年亢旱,民食艰阻,流亡者比比皆是。”
35、比比皆是是形容物品到处都有。
36、比比皆是应该是个中性词,但是用在褒义的语境下可以有褒义的意思,用在贬义的语境下可以有贬义的意思。例如:他做过了很多好事,例如,扶老太太过马路,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,等等,诸如此类的事儿,比比皆是。这个时候就有褒义的意思,表示他做的好事很多。
37、当物体比比皆是,说明这些物体并非稀缺之物了
38、“俯拾皆是”与“比比皆是”的区别:
39、我们一走进会场,各种精雕细琢的玉器比比皆是,令人目不暇给。
40、例如:怒放的山茶花漫山遍野,比比皆是。
41、在动物身上,无论从形态结构、生理过程,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,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俯拾皆是。
42、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犯白刃,蹈煨炭,断死于前者,比是也。”
43、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,把房子都塞满了。